设置颜色
(标注:排名不分先后)
专题1. 半导体自旋物理与拓扑现象 专题主席:李永庆、万贤纲、廖志敏、宁凡龙 | |||
邀请报告 |
| ||
报告人 | 单位 | 题目 |
|
顾 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高温磁性半导体的理论研究:新材料体系 |
|
张新惠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Heusler铁磁半金属/GaAs异质结的自旋超快激发与耦合调控 |
|
魏大海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Co2MnGa薄膜的分子束外延生长及磁输运性质研究 |
|
宁凡龙 | 浙江大学 | N-型磁性半导体Ba(Zn1-xCox)2As2的制备和物性研究 |
|
邓 正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电荷与自旋掺杂分离的新型稀磁半导体研究进展 |
|
赵建华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磁性半导体研究进展 |
|
王晓蕾 | 北京工业大学 | 新型“有机分子/半导体”异质结构的自旋注入及调控研究 |
|
胡 策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基于范德华铁磁Fe3GeTe2自旋阀及其电控磁化翻转 |
|
何 珂 | 清华大学 | 在磁性拓扑绝缘体中如何实现高温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
|
于国强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二维材料在自旋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
|
卢海舟 | 南方科技大学 | Theory for the CDW mechanism of 3D quantum Hall effect |
|
万贤纲 | 南京大学 | Exhaustive constructions of effective models in 1651 magnetic space groups |
|
刘海文 | 西安交通大学 | 高阶差分超导微波滤波器研究 |
|
翁红明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高温磁性半导体的理论研究:新材料体系 |
|
许 杨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调控三维拓扑绝缘体薄膜中的绝缘体-半金属转变 |
|
刘 畅 | 南方科技大学 | Mn-Bi-Te本征磁性拓扑绝缘体的电子结构研究 |
|
贾 爽 | 北京大学 | 笼目磁体RMn6Sn6的发现 |
|
张立源 | 南方科技大学 | 来自非费米面的量子振荡 |
|
宋凤麒 | 南京大学 | 本征磁性拓扑绝缘体MnBi2Te4的研究 |
|
费再瑶 | 南京大学 | Coupling of magnetic order and topology in a 2D semiconductor and heterostructure |
|
苏 敏 | MDPI | MDPI学术论文出版流程和发行周期——以材料与器件相关期刊为例 |
|
专题2. 半导体纳米结构及器件物理 专题主席:潘安练 、曾海波、 刘进、魏钟鸣 | ||
邀请报告 | ||
报告人 | 单位 | 题目 |
程增光 | 复旦大学 | 基于硫系相变材料薄膜的光子存储与计算 |
葛琛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氧化物半导体界面调控与器件物理 |
林本川 | 南方科技大学 | Electric control of Fermi arc spin transport in individual topological semimetal nanowires |
刘岳阳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半导体器件可靠性原子级量子模拟 |
曾海波 | 南京理工大学 | 量子点发光:从超高清到智能照明显示 |
彭超 | 北京大学 | 基于拓扑荷演化的硅基光子器件 |
刘文静 | 北京大学 | Two-dimensional exciton polaritons |
霍永恒 | 中国技术科技大学 | 基于分子束外延的高性能半导体量子点量子光源 |
王跃 | 南京理工大学 | 卤素钙钛矿量子点微纳激光及其超快动力学研究 |
魏钟鸣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二维半导体偏振光探测器 |
李晓明 | 南京理工大学 | 卤素钙钛矿纳米晶激发态调控及应用 |
孟庆波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高效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 |
张青 | 北京大学 | 钙钛矿纳米线激子极化激元及低阈值激光研究 |
王笑 | 湖南大学 | 二维范德华异质结可控构筑与载流子行为调控研究 |
于霆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 二维半导体二硫化钨:制备、光学表征、光电器件 |
陈明星 | 湖南师范大学 |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单层中的能谷极化及界面调控 |
张胜利 | 南京理工大学 | 二维半导体材料与电子器件的多尺度模拟研究 |
周兴 | 华中科技大学 | 二维Ⅳ-Ⅵ族半导体与光电器件 |
张燮 | 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 钙钛矿中载流子非辐射复合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许晓斌 | 同济大学 | 新型半导体材料表面纳米图案化方法研究及其器件应用 |
毛彦超 | 郑州大学 | 柔性人机交互传感器 |
谢微 | 华东师范大学 | 半导体光学微腔的集体激发和调控 |
李健 | iScience, Cell Press | iScience: Flagging for Interdisciplinarity |
张铮 | 北京科技大学 | 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电子与光电器件构筑与性能调控 |
专题3. 半导体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 专题主席:郭国平、许秀来、陆朝阳 | ||
邀请报告 | ||
报告人 | 单位 | 题目 |
贺煜 | 南方科技大学 | 硅基单原子量子计算的可集成化线路 |
刘刚钦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基于金刚石核自旋的多量子比特相干操控和应用 |
王桂磊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硅基半导体量子芯片材料生长与器件集成关键技术 |
曹刚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基于微波谐振腔的半导体量子比特扩展与探测 |
王欣 | 香港城市大学 | 量子自动编码器在纠错中的应用 |
沈肖楠 | QUANTUM量子科学仪器贸易(北京)有限公司 | 光学、量子学低温设备最新前沿进展 |
眭孟乔 | 牛津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牛津仪器低温强磁和光谱探测解决方案 |
邓光伟 | 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纳机电系统的量子器件和应用 |
专题4. 半导体表面/界面物理与半导体材料生长和表征 专题主席:王业亮、周树云、孙立涛、张俊 | ||
邀请报告 | ||
报告人 | 单位 | 题目 |
杜轶 | 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 | 二维锗烯材料合成和应用的一些进展 |
刘政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 TMDs: synthesis of novel materials and low-power semiconducting device |
陈伟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Interface engineering enabled Ohmic contact for 2D materials |
吕炯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robing Exciton and Magnetism in vdW |
鲍桥梁 |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 Light-matter interactions in 2D materials for photonic and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 |
丁峰 | 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IBS) | Strategies Towards the Synthesis of Wafer-Scale Single Crystalline 2D materials |
段曦东 | 湖南大学 | 二维异质结,异质结阵列和超晶格的制备 |
陈岚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实验合成硼烯的一些最新进展 |
宋成 | 清华大学 | 反铁磁自旋电子学 |
刘立巍 | 北京理工大学 | 单层NbSe2的CDW超晶格及自旋极化特征 |
何林 | 北京师范大学 | “双层石墨烯谷极化量子态和谷极化导电通道研究” |
李渭 | 清华大学 | FeSe/SrTiO3 界面超导体系中的条纹液晶相 |
刘智波 | 南开大学 | 转角二维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质 |
孙栋 | 北京大学 | 基于拓扑半金属的光电探测 |
陈国瑞 | 上海交通大学 | 三层石墨烯/氮化硼摩尔超晶格中的强关联与拓扑物理 |
王雷 | 南京大学 | 高质量二维材料异质结器件的发展 |
宋灿立 | 清华大学 | 范德瓦尔斯异质结界面诱导的新奇量子态 |
汤沛哲 |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 三维反铁磁拓扑材料中的拓扑与磁性 |
孙家涛 | 北京理工大学 | 光场下量子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王浩敏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基于石墨烯纳米带的低功耗相变存算一体单元器件 |
秦志辉 | 湖南大学 | 衬底担载层状半导体界面相互作用与层间耦合效应 |
张晨栋 | 武汉大学 | 一维量子线的可控制备和范德华堆叠 |
潘东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原位分子束外延高质量窄禁带半导体/超导体异质纳米结构 |
林妙玲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转角二维材料中莫尔声子的拉曼光谱研究 |
李德慧 | 华中科技大学 | 二维钙钛矿/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异质结光学性质研究 |
鲍丽宏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基于原子级锐利界面的范德华异质结高性能电子器件 |
翟 振 | 中国物理B/CPL/物理学报/物理 | 中科院物理所四刊介绍 |
专题5. 硅基半导体与器件物理 专题主席:骆军委、皮孝东、韩根全、张永哲 | ||
邀请报告 | ||
报告人 | 单位 | 题目 |
徐骏 | 南京大学 | 硅基纳米材料及其器件应用探索 |
余林蔚 | 南京大学 | 硅基纳米线可编程三维生长集成和器件应用 |
徐 杨 | 浙江大学 | 硅基石墨烯范德华异质结器件与规模集成 |
徐开凯 | 电子科技大学 | 标准0.18μmCMOS工艺基于高效热载流子电光效应的全硅微显示 |
李成 | 厦门大学 | 硅基锗、锗锡纳米结构材料及其器件研究 |
夏金松 | 华中科技大学 | 薄膜铌酸锂光子器件进展 |
梅永丰 | 复旦大学 | 柔性硅纳米薄膜传感器 |
李传波 | 中央民族大学 | 硅基锗锡光电探测器研究 |
薛春来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硅基高性能探测器研究 |
成步文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GeSn(Pb)材料的外延生长及器件 |
Henry H. Radamson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 of Si-based Group IV Materials |
殷华湘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面向3nm以下制造工艺的GAA器件与单片三维集成技术 |
罗军 | 微电子所 | 先进CMOS接触工艺技术 |
吴强 | 南开大学 | 飞秒激光过饱和掺杂硅光电探测器 |
黄芊芊 | 北京大学 | 新型超低功耗氧化铪基铁电器件 |
王润声 | 北京大学 | 后摩尔时代的器件物理问题思考 |
王兴军 | 北京大学 | 硅基AlGaAs片上光梳器件及系统应用 |
张建军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硅基量子计算和光电子材料研究进展 |
刘艳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非晶类铁电栅介质非易失场效应晶体管 |
周久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新型铁电材料及晶体管器件 |
欧欣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面向5G芯片应用的异质集成XOI技术 |
陈冰 | 浙江大学 | MOS结构可编程二极管原理及其应用 |
宋骧骧 | 中国科技大学 | 硅基悬浮单空穴晶体管-纳米机械振子复合器件 |
肖文武 | 紫光集团有限公司 | 氧化铪基新型铁电存储器件研究 |
肖希 | 中国信科光纤通信技术和网络重点实验室 | 硅基光电子:从集成到融合 |
宋小鹿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硅光集成技术:从光通信到光外延产业 |
陈时友 | 复旦大学 | 硅基高对称性半导体与新型低对称性半导体中缺陷和杂质性质的对比研究 |
李 成 | 厦门大学 | 硅基锗、锗锡纳米结构材料及其器件研究 |
专题6. 宽带隙半导体与器件物理 专题主席:马晓华、王新强、单崇新、 龙世兵、黎大兵 | ||
邀请报告 | ||
报告人 | 单位 | 题目 |
陈堂胜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 化合物半导体毫米波与太赫兹器件及电路研究进展 |
周琦 | 电子科技大学 | p-GaN Gate Power HEMT可靠性与器件物理 |
黄丰 | 中山大学 |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中载流子调控的普适性原理探讨 |
孙钱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硅基氮化镓功率电子器件研究进展 |
杨树 | 浙江大学 | 垂直型GaN-on-GaN功率器件动态性能研究 |
张源涛 | 吉林大学 | 氮化物半导体极性可控成长与极化工程研究 |
柏松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 高压大功率SiC MOSFET技术研究进展 |
王军喜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氮化物深紫外LED材料和器件研究进展 |
母凤文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宽带隙半导体低温键合异质 |
王茂俊 | 北京大学 | GaN MIS结构中的缺陷态及其对器件特性对影响 |
王宏兴 | 西安交通大学 | 金刚石场效应晶体管的研究进展 |
孙晓娟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AlGaN外延与光电器件研究 |
叶建东 | 南京大学 | 氧化镓异质外延与可控掺杂 |
刘可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界面电场调控型紫外探测器的研究和应用 |
刘凯凯 | 郑州大学 | 碳基半导体发光材料 |
刘斌 | 南京大学 | 具有GaN隧道结的高效率绿光Micro-LED制备 |
吕建国 | 浙江大学 | ZnO基半导体薄膜与透明电子学 |
杨珣 | 郑州大学 | 氧化镓基日盲探测材料与器件研究 |
蔚 翠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金刚石半导体材料与射频器件研究 |
金鹏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半导体金刚石光电性质研究 |
徐光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电子学院 | 高性能氧化镓功率二极管及应用 |
王鑫华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氮化镓界面态与高温介质界面基础问题研究 |
宁 静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GaN多维度异质结构及其功能器件 |
王金延 | 北京大学 | 氮化镓异质结器件表面电学性质影响-电荷来源、输运及模型 |
陶 涛 | 南京大学 | III-nitride based plasmonic nanolasers |
周 弘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氧化镓功率器件研制进展 |
王 维 | 《中国科学》杂志社 | 服务科研创新 助力期刊发展 |
陈 鹏 | 南京大学 | GaN基光学微盘研究新进展 |
梁红伟 | 大连理工大学 | 宽禁带半导体辐射探测器研究 |
专题7. 二维层状材料及器件物理 专题主席:何军、周鹏、王欣然、柴扬 | ||
邀请报告 | ||
报告人 | 单位 | 题目 |
张广宇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晶圆级二维二硫化钼的外延和器件 |
熊启华 | 清华大学 | exciton polariton condensate and lasing in tungsten disulfide microcavities |
吴长征 | 中国科技大学 | 低维纳米固体磁电输运调控 |
廖志敏 | 北京大学 | 电流诱导的轨道磁化、自旋极化输运 |
刘渊 | 湖南大学 | 范德华异质集成的高性能二维晶体管 |
廖蕾 | 湖南大学 | 高性能二硫化钼晶体管 |
杜世萱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低维量子材料及其异质结的理论设计 |
邓少芝 | 中山大学 | 二维原子晶体堆垛维纳结构新效应与探测器 |
倪振华 | 东南大学 | 二维材料缺陷与表界面态调控 |
高力波 | 南京大学 | 高质量石墨烯的可控制备 |
李绍娟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二维半导体及其复合体系的光探测性质研究 |
翟天佑 | 华中科技大学 | 二维无机分子晶体 |
徐明生 | 浙江大学 | 二维TMDs/有机半导体异质结光电性能研究 |
王枫秋 | 南京大学 | 低维半导体载流子动力学调控 |
王琳 | 南京工业大学 | 新型二维半导体的发光特性与光电器件 |
季威 | 中国人民大学 | 二维磁性材料的多维度磁性调控 |
彭波 | 电子科技大学 | 同质结亦是异质结:铁磁二维材料电控磁技术研究 |
林君浩 | 南方科技大学 | 新型单层半导体材料的合成与缺陷原子结构的精确表征 |
梁世军 | 南京大学 | 新型低维异质结器件 |
周家东 | 北京理工大学 | 新型二维3d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 |
刘新风 | 国家纳米中心 | 无机半导体材料光学性质研究 |
薛武红 | 山西师范大学 | 2H α-In2Se3中层依赖的铁电特性 |
许建斌 | 香港中文大学 | Photoactive Organic Semiconductors in the Flatland |
吴燕庆 | 北京大学 | 低维材料高性能电子器件 |
张学骜 | 厦门大学 | 二维半导体材料的热输运 |
田禾 | 清华大学 | 新型二维材料声学器件 |
袁吉培 | Wiley出版社 | Wiley材料学期刊论文发表 |
刘晶 | 天津大学 | 基于等离子体掺杂的二维材料异质结构光电探测器 |
毕恒昌 | 华东师范大学 | 基于石墨烯的敏感材料调控与传感器件研究 |
金传洪 | 浙江大学 | 二维TMDC材料中几种本征和衍生一维结构的电子显微表征 |
王金兰 | 东南大学 | 二维铁磁材料的理性设计与高效筛选 |
姚 望 | 香港大学 | 范德瓦尔斯异质结和同质结中的莫尔激子 |
张文静 | 深圳大学 | 利用表面掺杂调节二维半导体层状材料的电学性质 |
刘碧录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可控制备、掺杂及电子器件应用 |
袁洪涛 | 南京大学 | 二维d轨道电子体系中自旋光电流的产生和调控 |
张增星 | 复旦大学 | 双极性二维半导体及其新型器件应用 |
魏大程 | 复旦大学 | 二维敏感材料及其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件 |
刘春森 | 复旦大学 | 二维材料逻辑存储器件研究 |
高威帷 | 大连理工大学 | 单层As2X3(X=S,Se,Te)的铁电和压电性质计算研究 |
冯丽萍 | 西北工业大学 | 二维半导体及其高性能光电器件 |
刘 波 | Nature Partner Journals | Publishing in npj 2D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 |
傅德颐 | 厦门大学 | 二维半导体中的室温铁磁性 |
肖少庆 | 江南大学 | 二维半导体及异质结的生长与光电性能调控 |
兰 伟 | 兰州大学 | 生物可降解电子器件的能量解决方案 |
专题8. 有机与钙钛矿半导体物理及器件 专题主席:游经碧、王建浦、唐江、张春福 | ||
邀请报告 | ||
报告人 | 单位 | 题目 |
王建浦 | 南京工业大学 | 钙钛矿LED的低温特性 |
唐江 | 华中科技大学 | 热蒸发制备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研究 |
安众福 | 南京工业大学 | 纯有机磷光材料与性能研究 |
牛广达 | 华中科技大学 | 基于新型金属卤化物的X射线探测器及成像 |
陈炜 | 华中科技大学 | 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
张宇 | 吉林大学 | 钙钛矿量子点发光材料与器件 |
黄辉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高性能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构建方法 |
刘生忠 | 陕西师范大学 | 钙钛矿-奇异的光电材料 |
吴朝新 | 西安交通大学 | 表面晶格应力调控的高效钙钛矿光伏器件 |
马伟 | 西安交通大学 | 有机光伏器件物理与凝聚态结构 |
谭海仁 | 南京大学 | 高效率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 |
张晓丹 | 南开大学 | 基于两步溶液法的钙钛矿/硅两端叠层太阳电池 |
杨旸 | 浙江大学 | 基于钙钛矿的直接与间接型x射线探测和成像 |
史志锋 | 郑州大学 | 基于无铅钙钛矿材料的发光器件研究 |
徐晓宝 | 南京理工大学 | 钙钛矿辐射发光及其成像 |
朱瑞 | 北京大学 | 钙钛矿光伏埋底界面的研究 |
赵德威 | 四川大学 | 高效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刘川 | 中山大学 | 基于导电网络的垂直晶体管的物理图像 |
胡袁源 | 湖南大学 | 有机半导体掺杂机理及器件应用研究 |
王娜娜 | 南京工业大学 | 非铅金属卤化物LED |
吴忠彬 | 西北工业大学 | 垂直有机薄膜晶体管及其光电集成 |
叶轩立 | 香港城市大学 | 高效白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
张志国 | 北京化工大学 | 界面兼容性调控提升有机太阳电池性能 |
翟天瑞 | 北京工业大学 | 光纤端面微腔激光器及其应用 |
王照奎 | 苏州大学 | 高性能钙钛矿半导体室内光伏器件 |
常晶晶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钙钛矿半导体性能调控及太阳电池器件研究 |
张春福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高效钙钛矿电池及钙钛矿/晶硅叠层器件 |
朱卫东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宽带隙全无机钙钛矿光电器件 |
张国栋 | 山东大学 |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晶体的生长及核辐射探测性能研究 |
沈 亮 | 吉林大学 | 高灵敏、快响应、宽谱段钙钛矿光电探测器及其应用研究 |
赵晋津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高效金属卤化物基钙钛矿结构对称性研究 |
李 澄 | 厦门大学 | 卤化物钙钛矿中离子迁移的实时原位表征 |
徐 勇 | 南京邮电大学 | 共轭聚合物半导体电荷输运探索 |
朱 俊 | 合肥工业大学 | 无机钙钛矿CsPbIBr2太阳电池的缺陷调控及器件性能 |
金瑞琴 | 半导体学报 |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工作介绍 |
狄大卫 | 浙江大学 | 高效率钙钛矿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激发态管理 |
闫家旭 | 南京工业大学 | 极端条件下钙钛矿材料的光电特性调控 |
专题9. 红外、太赫兹和毫米波半导体材料及器件物理 专题主席:曹俊诚、牛智川、胡伟达、倪振华 | ||
邀请报告 | ||
报告人 | 单位 | 题目 |
曹俊诚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太赫兹半导体量子级联激光器与6G技术趋势 |
叶镭 | 华中科技大学 | 二维半导体智能光电器件与集成 |
江涛 | 同济大学 | 石墨烯近红外非线性光响应研究 |
吴东海 | 中国半导体研究所 | 锑化物超晶格高温工作探测器 |
王军 | 电子科技大学 | 有机红外探测器 |
江天 | 国防科技大学 | 二维纳米材料中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超快耦合机理与偏振荧光调控 |
苗金水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仿生红外光电探测器 |
薛加民 | 上海科技大学 | STM在二维材料器件中的应用 |
王肖沐 | 南京大学 | 热载流子红外探测器件 |
车仁超 | 复旦大学 | 锑化物多量子阱界面显微结构与红外特性 |
张 宇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2-4微米中红外锑化物半导体激光器 |
巫 江 | 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低维半导体材料的智能红外感知器件 |
蓝新正 | 华中科技大学 | 胶体量子点红外探测器 |
张 凯 |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窄带隙二维材料与器件 |
陈佰乐 | 上海科技大学 | 高速二类超晶格探测器 |
施 卫 | 西安理工大学 | 砷化镓光激发电荷畴猝灭特性及太赫兹辐射研究 |
颜世超 | 上海科技大学 | 1T-TaS2体系中新奇物态的探测与调控 |
程 强 | 东南大学 | 毫米波可重构超表面 |
晏湖根 | 复旦大学 | 二维材料红外等离激元 |
补钰煜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半导体光电生物医学检测传感技术 |
杨再兴 | 山东大学 | 锑化物低维结构与光电器件 |
专题10. 存算一体及神经形态计算物理 专题主席:刘琦、杨玉超、吴华强、缪峰、项水英 | ||
邀请报告 | ||
报告人 | 单位 | 题目 |
万青 | 南京大学 | 基于TaOx阈值转变忆阻器的神经元器件 |
蔡一茂 | 北京大学 | 新型神经形态器件与类脑神经网络 |
李贤斌 | 吉林大学 | 相变信息存储器的高通量材料筛选研究 |
殷立峰 | 复旦大学 | 电场调控的存算一体器件 |
刘钢 | 上海交通大学 | 近数据端的感知计算技术与忆阻器件基础 |
董建绩 | 华中科技大学 | 光学矩阵向量乘积计算芯片及其规模扩展 |
邹卫文 | 上海交通大学 | 面向信号与信息智能处理的光电融合与集成技术 |
斯白露 | 北京师范大学 | 认知的神经网络模型 |
尚大山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氧化物电解质栅控离子晶体管及其神经形态计算 |
张伟 | 西安交通大学 | 低漂移相变存储材料的设计与研发 |
袁喆 | 北京师范大学 | 基于超顺磁隧道结的自旋概率计算 |
诸葛飞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 | 全光控忆阻器 |
韩素婷 | 深圳大学 | 基于多功能忆阻器的感存算一体系统 |
闫小兵 | 河北大学 | 铁电隧道结忆阻器及光调控特性研究 |
李念强 | 苏州大学 | 基于自旋VCSEL的高速储备池计算研究 |
陈琳 | 复旦大学 | 存算一体基础器件及其应用技术研究 |
何毓辉 | 华中科技大学 | 基于阈值转换器件的随机神经元与概率计算 |
王中强 | 东北师范大学 | 氧化钨基忆阻材料及其神经突触器件 |
王宏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物理瞬态忆阻器 |
朱小健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 | 生物启发的离子型忆阻器及其仿生功能研究 |
田博博 | 华东师范大学 | 基于铁电局域场调控的突触器件 |
燕博南 | 北京大学 | 存内计算之大规模集成与应用 |
孙仲 | 北京大学 | 存内模拟计算的时间复杂度研究 |
孙林峰 | 北京理工大学 | 低维功能材料的忆阻行为在信息存储和类脑计算上的应用 |
高滨 | 清华大学 | 存算一体芯片的系统器件协同优化方法 |
黄鹏 | 北京大学 | 基于阻变器件的非易失逻辑运算 |
李祎 | 华中科技大学 | 易失性忆阻器阈值转变特性优化及应用探索 |
郭旭涵 | 上海交通大学 | 片上光子神经网络器件 |
万昌锦 | 南京大学 | 面向神经形态运动感知器件与系统 |
王明 | 复旦大学 | 新型存储与计算驱动的智能感知技术 |
李清江 | 国防科技大学 | 忆阻器阵列权值精确调控技术与智能计算应用 |
杨美音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全电控自旋轨道耦合可重构突触和逻辑器件 |
孙东明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碳基人工视觉传感阵列初步研究 |
王振兴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基于铁电半导体的神经形态器件 |
诸佳俊 | Nature编辑部 | 从编辑视角谈如何在Nature系列期刊发表高影响力论文 |
专题11. 微波光子器件物理 专题主席:李明、潘时龙、薛晓晓、甘雪涛 | ||
邀请报告 | ||
报告人 | 单位 | 题目 |
戴一堂 | 北京邮电大学 | 光电振荡器的基础研究和应用 |
陈宏伟 | 清华大学 | 硅基集成大色散波导光栅及应用 |
张文富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集成微腔光学频率梳产生及应用探索 |
邹喜华 | 西南交通大学 | 幅相联合调控的光学频率梳生成及通信检测应用 |
周林杰 | 上海交通大学 | 硅基集成相控阵激光雷达发射芯片探索 |
李昂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全局采样的硅基光谱仪 |
蔡鑫伦 | 中山大学 | 基于薄膜铌酸锂的平坦光頻梳 |
文爱军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侦干探通微波光子集成 |
项水英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光神经网络研究进展 |
张明江 | 太原理工大学 | 宽带混沌信号产生理论与方法 |
熊 兵 | 清华大学 | 超宽带高饱和功率光电探测器 |
刘元山 | 西北工业大学 | 高重复频率光频梳系统及应用 |
肖连团 | 山西大学 | 微波电场的量子精密测量 |
刘涛 |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 超窄线宽激光器与高精度时频传递 |
李智勇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高线性电光调制器 |
葛增亭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随机光电振荡器 |
杨跃德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基于双模布里渊激光腔的光频梳系统 |
陆丹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半导体锁模激光器 |
专题12.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可靠性物理 专题主席:赵丽霞、郑雪峰、恩云飞、郭红霞 | ||
邀请报告 | ||
报告人 | 单位 | 题目 |
黄兵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 半导体中的缺陷理论:从平衡态到极端非平衡态 |
梅云辉 | 天津工业大学 | 宽禁带功率器件高可靠封装连接方法研究 |
陈杰智 | 山东大学 | 三维架构闪存存储单元可靠性机理 |
黄森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基于超薄势垒AlGaN/GaN异质结构的增强型MIS-HEMT可靠性 |
郭刚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通过质子实验预测重离子单粒子翻转截面的方法研究 |
钟向丽 | 湘潭大学 | 航天用铁电存储器及其空间辐射效应研究 |
李国强 | 华南理工大学 | Si基GaN HEMT功率器件研究进展及可靠性分析 |
吴 幸 | 华东师范大学 | 器件可靠性的原位透射电子显微学研究 |
邓惠雄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半导体缺陷与掺杂物理 |
罗 庆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HfO2基铁电存储器的疲劳特性研究 |
玉 虓 | 之江实验室 | 新型FeFET的极化机理和可靠性提升方法研究 |
张正元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 超薄集成电路性能退化机理与检测评估技术 |
陆小力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辐照与应力对超宽禁带氧化镓材料及器件特性的调控研究 |
刘 雷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无序结构的氧化物半导体光电材料 |
郭伟玲 | 北京工业大学 | GaN基光电子器件热特性与可靠性研究 |
丁孙安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氧化镓功率器件的可靠性与界面态调控 |
李 沫 | 电子科技大学 | 半导体器件与新材料的典型辐射效应及其模拟技术 |
刘 伟 | 苏州华太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半导体前道工艺制造导致CMOS器件的失效机理 |
文声敏 | 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精细间距铜柱倒装制程中的缺陷分析 |
高 汭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 考虑涨落效应的纳米MOSFET上的负偏压温度不稳定性建模和寿命预测 |
丁李利 |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 Tunnel FET辐射效应与可靠性研究 |
汤晓燕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SiC VDMOSFET器件的单脉冲雪崩失效机理研究 |
郑雪峰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氮化镓器件辐射效应研究进展 |
赵 春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溶液法薄膜晶体管可靠性研究及其人工智能突触应用 |
龚天成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基于电噪声分析的新型存储器可靠性及应用研究 |
韩传余 | 西安交通大学 | 高可靠隔离层通孔结构莫特绝缘体忆阻器的研究 |
李 园 | 北京工业大学 | 氮化镓功率器件动态电阻特性研究 |
王颖哲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电及辐照作用下氮化物紫外LED退化机理及缺陷行为研究 |
专题13. 半导体制造与应用的物理问题 专题主席:冯志红、罗小蓉、 梁建 | ||
邀请报告 | ||
报告人 | 单位 | 题目 |
高超 | 山东天岳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6英寸4H-SiC单晶生长及衬底加工研究与产业化进展 |
王建峰 | 苏州纳维科技有限公司 | GaN单晶 |
孙聂枫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磷化铟材料产业化发展中的物理问题 |
冯淦 | 瀚天天成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碳化硅外延生长技术进展与趋势 |
张景文 | 西安交通大学 | 堆叠异质结应用与关键技术 |
杨菲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碳化硅高压功率器件制造关键技术难点分析 |
周幸叶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SiC紫外探测器关键技术 |
刘扬 | 中山大学 | GaN基功率电子器件的研究 |
罗海辉 | 中国中车有限公司 | IGBT |
张培健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 DPSA高速双极器件中复合应力损伤界面态低频噪声特性研究 |
刘林杰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陶瓷封装中的高频高速应用 |
刘召军 | 南方科技大学 | 基于氮化镓的第三代半导体显示技术 |
刘建平 |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GaN激光器设计与外延制备 |
叶念慈 | 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 大尺寸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创新应用与关键技术 |
胡 彬 | 深圳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华为白俄罗斯研究所 | 射频氮化镓外延层的散热优化 |
王星杰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外延工艺自掺杂效应对结场效应管阈值电压的影响 |
田 志 | 深圳市华力半导体有限公司 | NOR型闪存高温数据保持能力的研究 |
张景文 | 西安交通大学 | 堆叠异质结应用与关键技术 |
郝建民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 | 氧化镓结晶形态初探 |
罗小蓉 | 电子科技大学 | 高压GaN功率器件关键工艺技术与电学性能分析 |
汤佳杰 | 深圳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 基板bHAST失效及机理研究 |
鲍春艳 | 深圳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 SOI工艺制造过程中电荷引起工艺问题的改善方案 |
简中祥 | 深圳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 X-射线缺陷检测引起SOI wafer器件漏电分析 |
包文中 | 复旦大学 | 二维半导体材料的集成电路应用探索 |
吕元杰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13所 | 高耐压大功率氧化镓SBD功率器件关键技术 |
杨 凌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高频GaN基功放器件关键技术与线性化调制技术 |
黄火林 | 大连理工大学 | GaN基增强型HEMT器件制造关键技术 |
张金风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金刚石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器件 |
主办单位:
中国物理学会半导体物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
陕西半导体先导技术中心
协办单位:
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宽带隙半导体技术重点学科实验室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石墨烯联合实验室
陕西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提交截止日期:2021年6月12日
摘要录取通知日期:2021年6月12日
提前预定酒店日期:2021年6月25日
电子邮箱:
2021spc@xidian.edu.cn
ningj@xidian.edu.cn
学术联系人:
宁 静
(电话:17809290908)
会务联系人:
严 越
(电话:17391804557)
王海刚 18161916180 负责大会参展区、招聘区、poster展位以及户外广告位搭建;负责大会用餐
李 佳 15398062637 报到处缴费工作
李阳善 18133930901 重要嘉宾机票预定、酒店安排
马 尚 13649200167 重要嘉宾的行程汇总